聚焦五大领域 打造典型示范

最新信息

聚焦五大领域 打造典型示范
2024-01-30 10:09:00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背靠罗浮山,南临大亚湾,境内东江蜿蜒,惠州1.1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徐徐展开“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画卷,绿色是这座城市最亮眼的底色。
  2022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惠州市列入其中。同年9月7日,《惠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惠州按照国家设置的“制度、技术、市场及监管”四大体系和“工业、农业、生活、建筑、危险废物”五大领域,与相关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逐步形成“市级主导、县区同创、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惠州“无废城市”建设模式,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处置的关键技术、工艺、设备研发及成果转化18项,突出打造8个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示范项目,“无废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撰文:卢慧何晓丽吴杭航
  实施绿色制造
  工业固废源头减量
  “联合舰队”已具规模
  当前,广东正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锚定绿色低碳目标,积极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和生产制造全过程绿色化,并在全省范围持续开展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
  南海之滨,大亚湾畔,惠州大亚湾石化区打造无废石化集群基地,成为惠州奋力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走在前列”的生动注脚。
  大亚湾石化区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也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五星级)、国家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园区以及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连续5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
  园区内,上游石化企业将化工产品输送给邻近的下游企业,实现产品就地转换,这种模式被称为“隔墙供应”,已成为园区内每家企业的标配。石化园区各式各样的管道星罗棋布,实现“好邻居”互助互利、共享发展,让废水、废气、废渣逐渐“吃干榨净”,就地循环利用,形成了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烃、碳九等优势产业链。“目前,园区内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高达95%。”大亚湾石化区相关负责人说。
  “隔墙供应”不仅运用在生产物料的供应上,还推广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上。过去,石化企业产生的废气经过处理达标后就直接排放。如今,中海壳牌、中海油惠州石化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分别供给凯美特公司、华达通公司生产出食品级二氧化碳,广泛应用于可乐、雪碧等产品,年产值达亿元以上。“隔墙供应”不仅解决了大气污染问题,还提升了废气的经济利用价值,企业效益实现“1+1>2”。
  充分发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做大做强石化产业集群,大亚湾石化区正全力迈向世界第一方阵。2023年,园区实现产值2347亿元。与此同时,辖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50,空气质量优良率99.5%,在全市排名第2,生态效益日益凸显。
  以大亚湾石化区为“旗舰”,惠州本土多家领军企业积极打造“治废”亮点模式,全市正形成绿色低碳和工业固废源头减量的“联合舰队”。
  作为锂电池行业的头部企业,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纬锂能”)推动锂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减污降碳,打造“无废工厂”的典型标杆。亿纬锂能通过不断实施产品的极致制造减少资源浪费;通过研究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投资建设废旧锂电池回收及NMP循环利用项目实现资源再生;通过建设厂区分布式光伏、电化学储能、水蓄冷储能等节能降碳设施进行能源结构转型,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TCL近年来积极推动“无废集团”建设,一方面,在前端研发生产环节实施绿色制造、绿色设计、绿色供应链等措施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量;另一方面,在后端建废旧家电回收网络,建设绿色循环分拣中心,提升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水平,实现源头减量化、处置无害化,推动“不晚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不晚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
  聚焦国内欣欣向荣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惠州市恒创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恒创睿能”)构建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助力全国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目前,恒创睿能每年可综合处理废旧锂电池达5万吨,拥有多项相关核心技术,集团持有工信部“梯次利用白名单”“再生利用白名单”双白资质,广东省环保科技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荣誉纷至沓来。
  推进绿色农业
  政企合力打造
  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新模式
  农业废弃物随意堆砌、排放,会对空气、水体、农村居住环境等造成严重污染。一直以来,废弃物处理是农业领域保护环境的重要方面,在“双碳”背景下,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惠州市博罗县,政企合力“变废为宝”,正打造出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新模式。
  4条自动化、智能化、全封闭式的有机肥生产线全面运转,每年可处理19万吨有机废弃物,产出15万吨优质生物有机肥,可为至少10万亩农田提升耕地肥力……惠州众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位于博罗县石坝镇,由惠州众原环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众原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已达到种养耦合农业内循环的效果,同时创造1.2亿元经济产值。”众原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三黄胡须鸡的养殖大镇,石坝镇出产的三黄胡须鸡不仅历史悠久、味道鲜美,三黄胡须鸡产业集群效益开始凸显。石坝镇乌坭湖村是惠州唯一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及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在大规模养殖三黄胡须鸡的同时,为了推进粪污科学处理,博罗县引进了惠州众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在博罗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相关农业部门的指导下,众原公司通过生物技术把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前端是环保处理,后端生产生物有机肥、饲料、生物菌剂等产品,再重新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全面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新模式,实现城乡有机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目前,项目已与石坝镇当地多家养殖企业和周边的农场建立合作关系,搭建起“无废”治理的生态新产业链,即“养殖业—畜禽粪污—生物有机肥—土壤改良—种植业”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条,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两全其美”。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处理39万吨畜禽粪污及农田废弃物,生产25万—30万吨生物有机肥。
  以此为依托,博罗县全面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运营。未来,每年可推进全县10万亩农田的深度改良,项目的实施必将持续巩固深化全县的“畜禽粪污及农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成效,建立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力助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也为惠州“无废城市”建设提供生态农业新样板。
  践行绿色生活
  垃圾发电厂打造成
  首个国家级3A旅游景区
  生活垃圾处理是建设“无废城市”的必答题。在惠州市惠阳区,惠阳榄子垅环境园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简称“惠阳环境园”)开创我国垃圾发电厂3A级旅游景区先河,打造新型一体化环境产业园典范。
  一个垃圾综合处理项目为何取名“环境园”?当地有自己的考虑。“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而是努力探索垃圾高效化、长效化的处理机制,所以引入‘环境园’的建设理念。”惠阳环境园建设运营单位——绿色动力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惠阳环境园以垃圾焚烧电厂为能源中心,向园区固废处理设施和生态旅游设施供应电能,产生的蒸汽除发电上网外还可对内提供蒸汽、对外供热,实现园区内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两大产业链协同,实现污染物不外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大大降低各处理项目的生产成本,提高产业运作效益。一期焚烧发电厂被评为国家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厂,荣获中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奖。
  垃圾焚烧电厂除了焚烧惠阳区和大亚湾区的生活垃圾外,还协同掺烧园区内餐厨垃圾处理残渣、蒸汽干化后的污泥、粪便分离后的粪渣,保证园区内所有固废得到资源化利用,打造“无废园区”。各项目产生的污水均送进园区污水处理中心处理,达标后作为垃圾电厂的循环冷却水,实现污水零排放。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炉渣送进炉渣中心进行废旧金属的分选和回收利用,废渣制成环保砖用于城市建设。惠阳环境园成功构建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有机系统,以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为有效解决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经常面临的“邻避效应”,惠阳环境园在外观设计和建设上,也下足了功夫。园区将生态农场和循环经济产业园有机结合,融合岭南客家文化元素,把垃圾发电厂打造成全国首个国家级3A旅游景区,将园区建设成为集固废处理、科技研发、宣传教育于一体的新型生态环保基地。
  行走在惠阳环境园里,花园式、园林般的观感,并且无烟、无臭、无味,还配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岭南“客家古堡”式综合生产区、岭南“乔家大院”式综合服务区、“绿叶”填埋区,还规划建设了“小鸟天堂”生态湿地公园、“岭南印象”健身公园、“绿色田园”生态农场等生态景观区,迄今累计接受参观群体实地参观900余批次。
  推进综合利用
  建筑垃圾资源化
  利用效率高达95%以上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也在高速增长,由于目前对于建筑废弃物利用水平较低,处置方式主要是露天消纳或直接填埋等,既占用大量土地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也让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成为一组矛盾体。
  在此背景下,2022年9月,惠州市城投集团正式启动惠州市惠城区(大瑶池)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简称“大瑶池综合体”)建设。大瑶池综合体是2022年广东省、惠州市重点建设项目,旨在通过建筑资源再生利用,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
  如何提高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效率?大瑶池综合体的“秘诀”就在于建设集成化综合体处理设施,实现建筑垃圾“三化”一站式处理。详细来说,就是针对拆建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及园林垃圾设计合理的利用处置方案,建设集成化的综合体处理设施,采用破碎、分选、研磨、焚烧等先进的建筑垃圾成套处理技术分级组合处理,整合园区及周边资源,达到建筑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一站式处理的目的。
  例如,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石、废砂浆等组分经破碎后作为再生骨料,可用于生产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砌块、再生砂浆等产品;经过生产线处理后的金属物质,可直接回收;废竹木、纸片、废塑料等组分具有燃烧价值,将其从建筑垃圾中分离并收集可打包处理用于电厂燃烧发电,还可提升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品质等。
  值得一提的是,拆建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园林垃圾通过多道破碎、筛分,结合分拣工序,可减少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分选出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等,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实现全过程无害化。园林垃圾相比于其余固体废弃物,原料污染物少,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基本可生化降解,可用于土壤改良或作为有机燃料,处理工艺以减量化、压缩体积为主。
  数据显示,大瑶池综合体预计年处理拆建垃圾72万吨、装修垃圾约33万吨、原生石料72万吨,同步充分回收建筑、园林及其他大件垃圾中可利用资源,通过末端资源化设施年产再生砖8.6万立方米、水稳料72万吨、混凝土64万方,资源化利用效率高达95%以上。
  “大瑶池项目为治理城市建筑废弃物无序堆放、偷拉乱倒等现象提供设施支持,同时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是惠州市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推进循环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强化危废管控
  有效打通危险废物收集
  “最后一公里”
  走进位于惠东县梁化镇的广东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示范中心(简称“示范中心”),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掩映,让人很难将其与“危险废物”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示范中心是《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31个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之一,总处理能力达15.39万吨/年。
  近年来,惠州东江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东江威立雅”)充分依托示范中心的龙头优势创新开发惠州东江威立雅危险废物处置智慧云平台系统(简称“智慧云平台”)管理项目,成功运用于医疗废物和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管理和处置,实现了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可追溯、可查询。
  实操中,智慧云平台结合视频监控、轨迹监控,二维码溯源标签、RFID射频等手段,将危险废物纳入物联网监管,实现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置各个环节数据链清晰完整。可实现“产废源头统计系统精准化、中端分类收运系统专业化、末端分类处理规范化”。智慧云平台的“智慧柜”和“智慧桶”项目管理系统,已分别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智慧云平台具备智能托管功能,预留的接口可与各类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对接,用户登录管理平台后可随时查看从物联网端搜集的危险废物相关信息,如废料的入柜、储存和处置等。”东江威立雅总经理高勇介绍,目前该系统已连接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平台,实时更新并汇总平台收集的信息,监管部门可登录系统同步查看产废单位的危险废物转运计划与年度管理计划等,抽查处置企业的转运和处置等进度信息,操作高效便捷,监管实时同步。
  以示范中心为依托,大力推广智慧云平台,惠州已建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全流程管理体系,以“环保管家”的角色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以数字科技赋能“无废城市”建设。
  东江威立雅在惠州学院先行试点使用智慧云平台,累计处理数据近万条,提升人工效率90%以上,优化实验室管理,科研成果得到宣传推广。
  惠东县约5000家制鞋企业受益于智慧云平台,危险废物得到安全、规范处置,处置产值超过1500万元,为企业节省管理成本达1000万元以上,为超过400亿元的制鞋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疫情期间,东江威立雅应用智慧云平台与医疗废物管理系统结合,安全、高效地收集运输处置涉疫垃圾近8000吨,涉及集中隔离点100多个,安排10000多车次,周转医疗废物专用桶达36万桶次,最高峰日接收处置医疗废物80多吨。如今,依旧持续为惠州市约3300家医疗机构(90%以上为小微产废单位)提供全覆盖式服务。
  “智慧云平台探索建立覆盖全市医疗机构的智能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和监管体系,切实解决小微企业急难愁盼的危险废物收集处理问题,有效打通危险废物收集‘最后一公里’,是高质量助推惠州‘无废城市’建设的有力支撑。”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聚焦五大领域 打造典型示范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